耳鳴 / Tinnitus

耳鳴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其特徵是在沒有外部聲源的情況下感知到耳內的噪音或響聲。全球有數百萬人受到耳鳴的影響,其症狀從輕微的煩擾到嚴重的障礙,甚至顯著影響生活品質。雖然耳鳴的確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但通常與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暴露于高噪音環境以及某些醫療狀況有關,使其成為一種需要創新治療方法的複雜疾病。

關於耳鳴

耳內鳴響

一種神經現象

耳鳴是一種在沒有相應外部聲音存在時感知到聲音的現象。它通常被描述為耳內有鈴聲、嗡嗡聲或哨聲,是一種困擾科學家和醫療專業人士幾十年的神經系統疾病。這種幻影般的聽覺感知在沒有任何外部聲源的情況下發生,使其成為一種難以理解和治療的障礙。耳鳴可以表現為各種形式,從微弱的背景雜音到響亮且侵擾性的存在,可以顯著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

常見困擾

耳鳴的患病率和危險因素

耳鳴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情況,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研究表明,全球有15-20%的人口經歷過某種形式的耳鳴,且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儘管耳鳴可以影響各個年齡段的人,但在老年人群體中更為常見,尤其是那些患有老年性聽力損失的人。暴露于高噪音環境中,例如某些職業或娛樂活動中遇到的噪音,是導致耳鳴的另一個重要風險因素。此外,各種醫療狀況,包括耳部感染、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也可能促成耳鳴的發生。

複雜病理

揭開耳鳴之謎

耳鳴的確切機制仍然難以捉摸,但目前的研究表明,這是一種涉及聽覺系統、大腦感知和情感中樞的複雜神經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有理論提出,大腦通過生成幻覺信號來彌補聽覺系統的損傷,而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和非聽覺區域在耳鳴的持續性和嚴重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現有療法

創新治療手段的需求

目前尚無治癒耳鳴的方法,現有療法旨在控制症狀和改善生活品質。聲音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和各種放鬆技巧可以幫助患者應對這一狀況。然而,這些方法的效果因人而異,許多患者繼續與耳鳴的持續性和常常令人衰弱的性質作鬥爭。因此,對於能夠直接針對耳鳴潛在神經機制的創新和針對性療法,仍存在顯著的未滿足醫療需求。

耳鳴的新型神經機制

耳鳴,一種持續的耳內鳴響或嗡嗡,影響著全球數百萬人。儘管非常普遍,但其潛在機制長期以來一直難以捉摸。最近的神經科學進展揭示了大腦聽覺通路中的紊亂如何導致這種令人困惑的狀況。

正常的聽覺傳導路徑

聲波進入耳朵並被耳蝸轉化為神經信號。這些信號通過耳蝸神經傳遞到耳蝸核,然後到達上橄欖複合體,再傳遞到下丘腦。最終,信號到達丘腦的內側膝狀體,並被轉送到聽覺皮層,在那裡我們感知到聲音。

導致耳鳴的紊亂

耳鳴源於傳入神經阻滯,即神經元失去了來自耳蝸的正常輸入(或聽覺通路中其他病理變化)。這些神經元沒有變得沉默,而是變得過度活躍,同步放電,產生幻覺聲音的感知。耳蝸輸入的喪失被認為是耳鳴的主要原因之一。當耳蝸受損,例如因暴露于高噪音導致的或年齡相關的聽力損失,大腦可能通過增加聽覺皮層的敏感性來進行補償。這種敏感性的增加可能造成耳鳴的感知。

寄生振盪回路

在患有耳鳴的個體中,即使在沒有外部聽覺輸入的情況下,聽覺皮層也會變得過度活躍。這種過度活躍被認為是寄生振盪回路現象的結果,涉及聽覺皮層和丘腦。寄生振盪回路是聽覺皮層和丘腦之間自我維持的神經活動迴圈,丘腦是大腦深處傳遞感覺資訊的區域。失去輸入的神經元形成異常連接,在這個回路中保持其過度活躍。大腦試圖補償喪失的輸入,導致持續的幻覺聲音。

耳鳴研究的新曙光

通過揭開幻影聲音的神秘面紗,我們提出了一種消除雜響,並為耳鳴患者帶來緩解的方法。在一項突破性發現中,我們的團隊確定了聽覺通路中的一個關鍵G蛋白偶聯受體(GPCR),該受體可以將過度活躍的神經元恢復到正常功能狀態。我們設計了一種針對該GPCR的新型激動劑,該藥物在使神經元活動正常化方面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結果。這種創新藥物通過恢復正常的聽覺處理,提供了一種治療耳鳴的新方法。這一潛在療法的研究推進,為那些受無情耳鳴折磨的人帶來新的希望,預示著耳鳴研究和治療的新曙光。

 

Neu-002:治療耳鳴的新藥

Neu-002是一種成功設計和合成的具有藥理化學特性的天然神經肽的小分子模擬物。它在血漿中具有較長的半衰期(下圖左),而內源性的神經肽在血漿中半衰期僅不到5分鐘。

Neu-002是一種完全激動劑。如下圖(右)所示,它對目標GPCR顯示出了高親和力和高選擇性。

Neu-002 在動物模型中阻斷耳鳴

耳鳴檢測模型 – GPIAS

間隙前抑制聽覺驚跳反射 (Gap-Prepulse Inhibition of the Acoustic Startle Reflex ,GPIAS)是檢測和研究耳鳴的重要方法。這種方法利用聲音驚跳反射,這是哺乳動物的一種常見反應,其特徵是在意外的大噪音之後,主要肌肉突然收縮。在GPIAS範式中,如果背景雜音在造成驚跳的雜訊脈衝前出現安靜的空隙,驚跳反射通常會減弱,這便是空隙抑制。通過比較有空隙和無空隙試驗中驚跳反應的大小,研究人員可以計算GPIAS比率(下圖R_G),作為空隙檢測能力的指標。假設在特定背景雜音頻率下,空隙抑制減少反映了耳鳴頻率:類似背景雜音的耳鳴存在,“填補”了空隙,從而減少了驚跳抑制。這種技術在客觀評估耳鳴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於探索其潛在的神經機制。

Neu-002在GPIAS模型中阻斷耳鳴

在耳鳴的黃金標準模型GPIAS模型中,我們發現:

  • 經Neu-002治療後,超過50%的小鼠被治癒。
  • 停止治療1個月後,超過1/3的小鼠保持治癒狀態,表明永久治癒的可能。
  • 這種方法代表了一種治療耳鳴的新方式。